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in Patients with Critical Lesion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UO Shi-hua;LI Yi;ZHAO Li-juan;CNEN Yin-feng;HE Xin-hui;WANG Qing-shu;ZHANG Zhen-peng;LIU Zhong-yong;WANG Jie(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500,China;Yun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Kunming 650500,China;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China;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Nanchang 330000,China)
机构地区:[1]云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昆明650500 [2]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650500 [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60781);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项目(院士专家工作站)[云科外发(2016)1号];国家中医药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5248);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计划项目(2017DG006)。
年 份:2020
卷 号:26
期 号:9
起止页码:53-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临界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特征,并初步确定证候分型及诊断标准,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000例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治疗经过,以及中医望、闻、问、切所得到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以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调查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结合专家组意见进行一定探讨。结果:①聚类分析结果提示,符合冠心病临界病变临床实际的基础中医证型主要有6类:血瘀证、痰浊证、寒凝心脉证、气虚证、心肾阴虚证,心阳不振证;②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初步确定了各个基础证型的主证和次证;③由于各个证型存在重复内容或可统一组合的证型,结合专家组意见,将冠心病临界病变的中医证型总结为5类,即痰浊瘀阻证(368例,占比36.80%),寒凝心脉证(156例,占比15.60%),气虚血瘀证(315例,占比31.50%),心肾阴虚证(91例,占比9.10%),心阳不振证(70例,占比7.00%),其主证和次证参考6类基础证型的因子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冠心病临界病变的中医证候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可为该病的中医证候分类研究以及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做铺垫,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 键 词:冠心病临界病变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分 类 号:R22] R242[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