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真菌毒素形成的影响因素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mycotoxins: a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刚[1] 王玉龙[1] 张海永[1] 张晨曦[1] 杨博磊[1] 黄淑坚[2] 刘阳[1]

WANG Gang;WANG Yu-Long;ZHANG Hai-Yong;ZHANG Chen-Xi;YANG Bo-Lei;HUANG Shu-Jian;LIU Yang(Key Laboratory of Agro-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in Storage and Transport Process,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193,China;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Foshan University,Foshan,Guangdong 528231,China)

机构地区:[1]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收贮运管控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100193 [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佛山528231

出  处:《菌物学报》

基  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191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食品原料储藏霉菌及毒素阻控技术研究”(2017YFC16009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S2019RCJC04和S2019XTCG01)。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3

起止页码:477-4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IC、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污染粮食、水果、食品、饲料、中草药等多种农产品。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危害人畜健康,真菌毒素的形成除了受到产毒菌自身遗传因素的调控外,还受到宿主、环境因素的调控。此外,上述的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为真菌毒素的产生和调节增加了另一个层次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探究调控真菌毒素形成的因素,本文综述了真菌毒素合成及调控基因、温度、水分活度、光照、渗透压、基质、酸碱度、植物损伤、宿主抗性等因素对真菌毒素形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真菌毒素的防控,以期为探究真菌毒素形成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为真菌毒素防控策略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真菌毒素 真菌 环境因素 食品 储藏

分 类 号:Q9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