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钱海章[1] 陶云清[2] 曹松威[1] 曹雨阳[3]

Qian Haizhang;Tao Yunqing;Cao Songwei;Cao Yuyang(Mobile Post-doctoral Stations,Guosen Securities;School of Finance,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机构地区:[1]国信证券博士后工作站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3]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出  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形势下我国供应链金融ABS的模式及实践路径研究”(2019M662880)的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7

期  号:6

起止页码:26-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目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的特征事实,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2011~2018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为了控制内生性,以1984年各省份固定电话数与人均邮电业务量作为工具变量,结论一致;将央行推出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在城镇化率低和物质资本高的省份中,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与地区创业,并进而推动了经济增长,即存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创新和创业渠道。研究创新:使用工具变量、准自然实验的方法,缓解了内生性问题;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揭开了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实体经济的可能机制。研究价值:对制定“数字中国”战略、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出台创新创业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

关 键 词:数字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数字中国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分 类 号:F832.1[金融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