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purification effects and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of submerged macrophytes on eutrophic wat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雅倩[1,2] 薛建辉[1,3] 吴永波[1,2] 周之栋[3] 华建峰[3]

GUO Yaqian;XUE Jianhui;WU Yongbo;ZHOU Zhidong;HUA Jianfeng(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o-Innovation Center for Sustainable Forestry in Southern China,Nanjing 210037,China;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ollege of 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Nanjing 210037,China;Institute of Botany,Jiangs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14,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37 [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3]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江苏南京210014

出  处:《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基  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8)2026〕。

年  份:2020

卷  号:29

期  号:3

起止页码:58-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对国内外众多相关文献的分析,就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净化机制及修复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沉水植物的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经分析,沉水植物能够明显降低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及有机物,改善水体溶解氧和透明度,抑制藻类生长;其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机制主要有吸收同化氮磷营养盐、改善水体-植物-沉积物的理化环境、与微生物协同作用及抑制藻类生长。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利用沉水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技术主要有原水位种植、生态沉床、联合固定化微生物和人工湿地。基于沉水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现状,建议在藻型-草型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机制、沉水植物退化机制、沉水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过程及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力度。

关 键 词:沉水植物 富营养化水体 净化作用 净化机制 修复技术  

分 类 号:Q949.99[植物生产类] X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