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90~2015年东北地区草地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 EI收录)  

Remote sensing investigation of grassland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1990~2015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满卫东[1,2,3,4] 刘明月[1,2,3,4] 王宗明[2,5] 郝玉峰[1,3,4] 相恒星[2] 魏思怡[1,3,4] 毛德华[2] 贾明明[2] 任春颖[2]

MAN Wei-dong;LIU Ming-yue;WANG Zong-ming;HAO Yu-feng;XIANG Heng-xing;WEI Si-yi;MAO De-hua;JIA Ming-ming;REN Chun-ying(College of Mining Engineer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3210,China;Key Laboratory of Wetlan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 130102,China;Hebei Key Laboratory of Mining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Technology,Tangshan 063210,China;Hebei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Mine Ecological Remediation,Tangshan 063210,China;National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Center of China,Beijing 100101,China)

机构地区:[1]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 [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102 [3]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唐山063210 [4]河北省矿区生态修复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唐山063210 [5]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北京100101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XDA1904050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2019209317,D2019209322)。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5

起止页码:2246-22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1990年和2015年东北地区草地数据集,采用草地动态度模型、草地变化程度综合指数、草地相对变化率、质心模型和景观指数等作为参考指标对草地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5a间,东北地区草地面积减少了9755.94km^2,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减少量最大;黑龙江省草地动态度、变化程度综合指数和相对变化率最高,分别为-30.67%、21.68%和5.55,草地变化最剧烈、稳定性最差;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相应三个指标最低,分别为-3.76%、2.66%和0.68,年均变化强度最高,为0.0193%,相对其他省草地更稳定,但其减少规模最大;草地质心向西偏南方向移动11.28km,是由东部黑龙江省和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地动态强度巨大差异所致;东北地区草地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类型稳定性上升、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主要是小斑块、破碎斑块转化为其他土地类型的结果.气候变暖、变干是草地退化的自然驱动因素,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间接影响了草地变化,牲畜大幅度增长是重要因素.

关 键 词:动态度 相对变化率  质心模型  景观格局  驱动因素  

分 类 号:X171] X8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