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彝族《指路经》的崇生意识——兼论彝汉“终极关怀”的共融性    

The Consciousness of Respect for Life in "Guide Scripture" by Yi People:On the Inclusiveness of Yi and Han People’s "Ultimate Car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白伟伟[1,2] 邱正伦[1] 张德华[3]

Bai Weiwei;Qiu Zhenglun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彝学研究院,贵州毕节551700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彝族毕摩口传经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XZJ004);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以对彝族古戏传承为例”(2016fdy11)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0

卷  号:41

期  号:6

起止页码:36-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A-PROQEUST、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彝文《指路经》作为彝族同胞的“圣经”,其崇生意识最终指向生命永生。这种永生的生命美学观,突出表征为“生”本身就是美。《指路经》之于生命永生的安顿形式原仅指对三魂,尤其是归往祖界之魂的妥善安置,以实现生死两安,后因生产力逐步发展,思维意识不断提高的同时,又展开了文化的交往共融,继而拓展出死亡理性化、自然合一、投胎转世等观念。这些观念中,汉化倾向已然呈现,其最为鲜明的表现是去往祖界生活的亡者开始拥有“转生”观念,并出现汉化佛教同中国传统汉文化审判等文化因子交合一体的文化现象。文化的交往与融合促成了彝族文化与儒、释、道终极关怀思想的共融,《指路经》亦成为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典型例证。

关 键 词:彝族 《指路经》 崇生意识  终极关怀

分 类 号:J198[艺术学理论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