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鄂西北山区耕层土壤pH值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H Valu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Soil Layer of Northwestern Hubei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正祥[1,2] 周勇[1] 木合塔尔·艾买提[1,3] 李晴[1]

WU Zhen-xiang;ZHOU Yong;Muhtar·AMAT;LI Qing(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079,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ourism,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1,China;College of Life and Geography,Kashgar University,Kashgar 844006,China)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3]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6

出  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534,40971218);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重点项目(2018-02-10);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监测评价项目。

年  份:2020

卷  号:29

期  号:2

起止页码:488-4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土壤pH值是耕地质量表征的重要指标之一,精确估算土壤pH值具有重要意义。以鄂西北山区十堰市为研究区,采集了701个耕作层土样,测定分析土壤pH值,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探讨了鄂西北耕层土壤pH值的空间变异特征,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为6.46±0.84,变异系数为13.00%,属中等变异强度。全市土壤pH值空间分布总体特征表现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西南部,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整体上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成土母质是研究区土壤pH值空间变异的主控因素,能够独立解释空间变异的13.6%,其次是海拔高度,独立解释能力为6.30%,较弱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独立解释能力仅为1.4%,坡度几乎没有独立解释能力。说明目前影响研究区耕层土壤pH值空间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结构因素,土地利用方式和生产方式将是研究区土壤pH值进一步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关 键 词:土壤PH值 变异系数  地统计学 鄂西北山区  

分 类 号:S153.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