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小柴胡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热的可行性探讨    

Feasibility of Xiaochaihu Decoction on fever induced by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璐[1] 崔换天[2] 刘相国[2] 温伟波[3] 王洪武[1]

YANG Lu;CUI Huan-tian;LIU Xiang-guo;WEN Wei-bo;WANG Hong-wu(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1617,China;Shandong 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School of Life Sciences,Shandong University,Qingdao 266237,China;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Yun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000,China)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301617 [2]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动物细胞与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3]云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昆明650000

出  处:《中草药》

基  金:天津中医药大学治未病校级项目(XJ201801)。

年  份:2020

卷  号:51

期  号:7

起止页码:1761-17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EM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初步探讨小柴胡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中缓解发热及抗病毒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小柴胡汤治疗发热的潜在靶点及通路;从TCMSP、Pharm Mapper数据库收集小柴胡汤的成分和作用靶点;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发热相关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核心靶点;DAVID数据库和KOBAS3.0进行基于基因本体论(GO)的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3.2.7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运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及SARS-CoV-2感染靶细胞关键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结合力较强的活性成分,预测可能的结合位点。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小柴胡汤共筛选出165种活性成分,预测到靶点168个,筛选出发热相关靶点7 006个,取交集得到小柴胡汤与发热相关的靶点141个。GO富集到基因功能292个,KEGG富集到基因通路30条。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小柴胡汤的主要活性成分与SARS-CoV-2和ACE2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其中β-谷甾醇、豆甾醇和3′-羟基-4′-O-甲基葡萄糖苷为结合最强的3个有效成分。结论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了小柴胡汤缓解COVID-19发热的作用机制,β-谷甾醇、豆甾醇和3′-羟基-4′-O-甲基葡萄糖苷可能为小柴胡汤中主要发挥抑制SARS-CoV-2的成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关 键 词:小柴胡汤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Β-谷甾醇 豆甾醇 3′-羟基-4′-O-甲基葡萄糖苷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