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支玉香[1,2,3] 安利新[1,2,4] 赖荷[1,2,5] 刘瑞玲[1,2,6] 孙月眉[1,2,7] 文利平[1,2,3] 顾建青[1,2,3] 关凯[1,2,3] 汤蕊[1,2,3] 李宏[1,2,3] 孙劲旅[1,2,3] 张建中[1,2,8] 王良录[1,2,3] 尹佳[1,2,3]

机构地区:[1]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 [2]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北京100730 [4]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哈尔滨150001 [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变态反应科,广州510260 [6]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变态反应科,天津300052 [7]烟台毓璜顶医院变态反应科,烟台264000 [8]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北京100044

出  处:《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287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罕见病临床队列研究资助项目(2016YFC090150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2016-I2M-1-002)。

年  份:2019

卷  号:13

期  号:1

起止页码: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1888年William Osler[1]首次报道了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ereditary angioedema,HAE),当时对此病的描述是“此病具有非常强的遗传倾向,水肿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具有局限性,伴有胃肠道症状”,认为该病病因不清。随着对C1酯酶抑制物(C1-inhibitor,C1-INH)的认识[2],逐渐对HAE发病机制有了深入了解,并继之研发出了有效的治疗药物。我国张宏誉等[3]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对此病进行报道,但因其罕见,至今医生和患者对HAE认知度仍然很低,因此本病常被误诊、误治,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关 键 词: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分 类 号:R7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