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案件何以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要素识别与瞄准路径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袁斯潮[1] 陆银清[2]

机构地区:[1]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管理办公室 [2]湖南省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出  处:《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34-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普通刊

摘  要:"五五改革纲要"提出,推动将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的案件交由较高层级法院审理。深入分析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案件的识别要素,找准识别路径是此项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通过分析规范性文件、访谈总结法官经验、提炼实践案例等方法,初步描摹出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案件的轮廓。本文从目的出发,提出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案件具有替代个案请示制度的法理逻辑与体系平衡,具有社会效果、利益衡量的现实动因及统一法律适用、参与司法治理的价值目标。通过剖析案件何以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得出此类待决案件蕴含的"公共问题"、个案中透出的共性特征、诉求"道德话语表达"以及类型化中内容与层次、"司法家族相似"等要素。在此基础上,明确"法官+合议庭+院庭长+当事人"等具有的识别责任,提出反向识别和涵摄识别两种具体识别模式,总结"案件事实"与"要素内容"价值判断的三个具体原则。并设计涉及案件适用对象、启动方式及决定作出程序的制度完善规则。

关 键 词: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案件  指导性案例  类案  识别要素  

分 类 号:DF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