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太湖梅梁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特征(1997~2017年) ( EI收录)
Long-term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Meiliang Bay, Lake Taih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NG Jia;ZHOU Jian;QIN Bo-qiang;QUAN Qiu-mei;LI Yun-xiang(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2,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ak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China)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充637002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098,41621006)。
年 份:2020
卷 号:41
期 号:3
起止页码:1246-12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浮游动物作为水体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作为水质重要监测指标,由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长期连续监测数据的缺失,导致关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特征的认识较为缺乏.基于太湖梅梁湾1997~2017年逐月连续监测数据,研究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长期变化特征,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太湖梅梁湾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轮虫和桡足类丰度和生物量均缓慢下降,枝角类丰度处于波动而生物量表现为显著下降(P<0.05).枝角类生物量对太湖梅梁湾浮游动物生物量的贡献最大.小型的枝角类和桡足类的优势度随着轮虫丰度的降低而增大,浮游动物的平均体型显著减小(P<0.05),浮游动物呈现出小型化演化特征,并潜在减弱对浮游植物的下行效应.此外,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在春季呈上升趋势而在秋冬季呈下降趋势,并在9月达到最大值1 406.70 ind.·L^-1和25.64 mg·L^-1.而在夏季它们的变化趋势则相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主要与水体物理特征(碱度、电导率、水深、悬浮物质和水温)、叶绿素a和氮元素密切相关(P<0.05),说明太湖梅梁湾水体富营养化对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关 键 词:太湖 浮游动物 丰度 生物量 群落结构 小型化
分 类 号:X17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