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钼棒材径向锻的失效机制研究    

Research on failure mechanisms of radial forging of Mo b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益航[1] 赖飞龙[2] 郑艾龙[2] 张厚安[1]

YANG Yi-hang;LAI Fei-long;ZHENG Ai-long;ZHANG Hou-an(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 361024,China;W&Mo Component Business,Xiamen Honglu Tungsten Molybdenum Industry Co.,Ltd.,Xiamen 361021,China)

机构地区:[1]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4 [2]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钨钼制品事业部,福建厦门361021

出  处:《塑性工程学报》

基  金:福建省高校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资助项目;厦门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3502Z20179041)。

年  份:2020

卷  号:27

期  号:4

起止页码:27-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钼棒材径向锻过程中易出现微观组织不均匀和裂纹等缺陷的问题,使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分析棒材径向锻后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特征,理论分析失效发生的因素及对策,提出优化模具及工艺方案。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棒材经径向加工后,应力在外表面的分布与成形模具形状关系密切,且外表面上与模具接触的部位应力较大,而内部应力分布则相对均匀;应变量较大值主要分布于成形棒材的外表面部分,棒材心部的应变量较小,应变分布与其加工过程密切相关。最后,提出通过将单侧成形模具设计为120°圆弧包角,参照模具尺寸设置坯料单次进给量,并在锻后采用850℃保温60 min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取组织及性能良好的钼棒材。

关 键 词:钼棒材  径向锻  有限元分析 失效机制  

分 类 号:TG31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