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药热熨与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脑血流动力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t Ironing an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Cerebral Hemodynamics and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Convalescence(Qi-Deficiency and Blood-Sta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敖维艳[1] 彭纪临[1]

AO Weiyan;PENG Jilin(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Zunyi 563000,Guizhou,China)

机构地区:[1]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贵州遵义563000

出  处:《中华中医药学刊》

基  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基金(16010085526)。

年  份:2020

卷  号:38

期  号:3

起止页码:134-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IC、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热熨与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在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4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热熨与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6周后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脑血流动力学及运动功能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47%,与对照组73.68%对比,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脑血流动力学及运动功能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及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评分,Fug-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熨与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在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应用,可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增强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关 键 词:脑梗死恢复期 康复治疗 中药热熨 针刺  血流动力学 运动功能  

分 类 号:R245.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