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毒邪致病特点探讨清热解毒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Clearing Heat and Detoxifying Therapy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ased on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Toxic Pathoge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U Jiaman;YE Tong;HE Xinyong;ZHANG Zhe(Graduate School,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Major Research Platform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沈阳110847 [2]辽宁中医药大学重大科研平台,辽宁沈阳110032
基 金:辽宁省临床能力建设项目(LNCCC-B05-2014)。
年 份:2020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46-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从中医理论基础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病理变化,上个世纪众多医家认为,痰浊、血瘀、气滞等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1999年,创新性提出的“炎症假说”,认为冠心病的发生是由炎症反应贯穿始终,炎性细胞浸润,大量炎性介质释放,形成易损斑块;其中斑块内具有标志性的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易导致斑块破裂,引起恶性事件的发生。随后,国医大师根据炎症反应学说和实验研究,创新性提出“毒邪”理论。认为炎症因子引起的病理变化与祖国医学中毒邪的致病特点相似,并认为炎症的反应加快了疾病的恶化。痰、瘀、毒三者互结,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基于病人体质不同加以运用祛瘀化痰解毒法得到了明显的疗效。目前,根据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剧增常致肝气郁滞,郁久化热;饮食不节,多食辛辣油腻,脾失健运,聚久形成痰浊热毒。因此,医家提出痰毒、瘀毒蕴久皆可化热,“热毒”学说得到大家普遍认同,并通过基础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实清热解毒法抗炎症反应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易损斑块,减少炎症因子聚集,降低心血管恶性事件的发生。根据常见毒邪(瘀毒、痰毒、热毒)的致病特点、病机演变,结合临床观察,论证热毒是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运用清热解毒法可有效降低此事件发生。
关 键 词:冠心病 毒邪特点 痰毒 瘀毒 热毒 炎性反应 炎性因子 清热解毒法
分 类 号:R25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