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Ke;LIU Yongyan(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1022,71828401,71471018);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61076)。
年 份:2020
卷 号:22
期 号:2
起止页码:10-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PROQUEST、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截至2019年,全球已经投入运行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覆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8%,未来全球碳市场的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2017年底,中国启动了纳入发电行业的全国碳市场,未来正式开启交易后预计年配额将达到30多亿吨CO2,成为超越欧盟的全球第一大碳市场。2018-2019年,中国碳市场主要进行基础能力建设工作,七个试点碳市场仍在继续运行,未来将逐步向全国碳市场过渡。截至2019年底,七个试点共完成线上配额交易量1.8亿吨,实现交易额41.3亿元,其中湖北碳市场成交总量和成交总额最高,北京碳市场成交均价最高,北京、上海、湖北、广东和深圳碳市场表现较为活跃,天津和重庆碳市场表现相对低迷。预计2020年后,全国碳市场将迎来发电行业首单配额交易,"十四五"期间逐步纳入其他高耗能行业。当前中国已经实现了2020年的碳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的减排目标,未来全国碳市场的顺利运行将对中国低成本实现碳排放在2030年前尽早达峰发挥积极作用。
关 键 词:排放权交易 碳配额 碳市场
分 类 号:F4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