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汽车车身铝合金连接构件的拉伸试验分析    

Tensile test analysis of aluminum alloy connection part in automobile bod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雨寒[1] 袁艺宁[1] 刘庆涛[2] 邓枫昱[1] 王璠[1] 习会峰[1]

Ye Yuhan;Yuan Yining;Liu Qingtao;Deng Fengyu;Wang Fan;Xi Huifeng(MOC Key Lab Disaster Forecast and Control in Engineering,School of Mechanics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Automobil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Ltd.,Guangzhou 511434,China)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2 [2]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东广州511434

出  处:《锻压技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502055);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V2018-KF-32)。

年  份:2020

卷  号:45

期  号:4

起止页码:189-1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核心刊

摘  要:铝合金板在汽车车身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6082-T6铝合金在3种连接工艺下的拉伸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对比了自冲铆接连接工艺(SPR)下单铆、双铆、三铆的连接强度;并进一步对比了自冲铆接(SPR)、热融自攻丝铆接(FDS)和点焊(RSW)3种连接工艺的结构件的单铆的连接强度。利用MTS810型液压万能试验机结合图像相关技术(DIC)对上述铆接形式的试件进行拉伸试验,研究3种连接形式的强度与可靠性。通过SPR连接形式下的单铆、双铆和三铆试件的试验结果对比可知:双铆试件能够充分发挥铝合金材料性能,对采用SPR铆接形式的产品的安全设计有重要意义。通过对3种连接形式的单铆对比发现:SPR连接工艺的承载能力好、可靠性高。该试验结果可以指导汽车工艺的选择和优化。

关 键 词:汽车车身 铝合金 拉伸强度  自冲铆接 热熔自攻丝铆接  点焊

分 类 号:U4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