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米中的砷形态对小鼠各组织中砷代谢分布及其病理特征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Arsenic Species in Rice on Arsenic Metabolism Distribution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 in Mouse Tissu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Jia-ting;FANG Heng;YANG Lin-jie;ZHANG Gui-wei;LIU Yun-gang;GUO Lian-xian;LI Hua-wen(School of public health,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Dongguan 523808,China;Shenzhen Academy of Metrology and Quality Inspection,Shenzhen 518000,China;Department of Toxicology,School of Public Health,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515,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2]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00 [3]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广东广州510515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3094,2020A151501457);东莞市社会发展项目(20185071521641);高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专项(4SG19046G)。
年 份:2020
卷 号:36
期 号:4
起止页码:9-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EI、IC、PROQUEST、RCCSE、SCOPUS、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旨在探讨经口暴露的大米砷形态引起的砷毒性以及其生物转化。实验以四个砷含量剂量组(C、S:0.91 mg/kg、M:9.1 mg/kg和H:30 mg/kg)喂养模拟大米砷形态饲料30 d,通过ICP-MS和HPLC-ICP-MS测定小鼠肠、血、肝脏和肾脏中的砷含量及砷形态(iAsⅢ、iAsⅤ、MMA、DMA和AsB)分布;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肠组织、肝脏和肾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在C、S、M和H中,血的总砷浓度分别为5.33、8.24、55.75和196.49μg/kg;肝的总砷浓度分别为14.34、32.70、237.10和708.74μg/kg;肠中五种砷形态浓度之和分别为27.97、163.12、892.78、3085.325μg/kg;肾中五种砷形态浓度之和分别10.38、25.79、245.85、1656.14μg/kg。肠中主要的砷形态为iAsⅢ和DMA,血液中有机砷与无机砷的比值随暴露剂量升高而增加,肝脏和肾脏中主要的砷形态为DMA。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小鼠肠组织、肝脏和肾脏出现的病理损伤程度随砷暴露剂量的增加而深化,在H组中最明显。本研究表明,短期的大米砷暴露对机体代谢组织无明显损伤,且砷在组织中的累积较少;而高剂量的大米砷暴露将对机体病理结构造成严重损伤;提示长期低剂量的大米砷暴露也可能对机体产生损害。
关 键 词:大米砷形态 食物暴露 形态转化 组织损伤
分 类 号:R1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