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产业互联网视角下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研究    

The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Model for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Interne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苟延杰[1]

Gou Yanjie(Schoo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Dazhou 635000,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文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出  处:《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CJY055);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川老区研〔2019〕1号);四川文理学院校级一般项目(川文理〔2019〕134号)。

年  份:2020

卷  号:35

期  号:2

起止页码:33-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9_2020、IC、NSSD、PROQUEST、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农业产业互联网用“平台思维”将整个产业连接起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利合作、相互依存,让“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的农业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为发展农业金融奠定良好产业基础,为破解农业供应链金融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产业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供应链金融核心三要素:产业生态、生产性服务、大数据产生了新的变化,产业生态由“分散”转变为“融合”,生产性服务业由“寄生”转变为“共赢”,大数据由“工具”转变为“思维”,各要素之间“化零为整”。基于产业互联网思维,搭建“4+5+5”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为发展农村金融业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范式。其中,“4”为打造电商交易中心、物流仓储中心、信用管理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四大中心,通过整合农业供应链金融“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核心功能圈;第一个“5”,为构建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全客层共享服务、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大数据应用、政企银协战略联盟等五大支撑服务体系,破解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行业痛点,实现跨边界的网络效应;第二个“5”,为加强顶层设计、搭建智慧平台、推动互联网和农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引进等五大保障措施,确保供应链金融服务在农业领域生根、发芽、壮大。由此可知,农业供应链金融不是简单的金融问题和产业发展问题,而是需要构建一个“跨界、赋能、整合、共生、协同”的农业产业生态,聚合各类政策要素、资本要素、产业要素和人才要素,为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培育良好的组织环境、产业环境,形成供应链金融运营的核心能力,让农业供应链金融完成从“点式”向“生态链”的演变。

关 键 词:产业互联网  区块链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 农产品  供应链金融

分 类 号:F252.3] F3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