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Kai Wang;Jinlong Ren;Hongman Chen;Zhitong Lyu;Xianguang Guo;Ke Jiang;Jinmin Chen;Jiatang Li;Peng Guo;Yingyong Wang;Jing Che(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netic Resources and Evolution,Kunming Institute of Zo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unming 650223,China;Sam Noble Oklahom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Department of Biology,University of Oklahoma,Norman 73072,USA;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 610041,China;School of Life Sciences,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and Food Engineering,Yibin University,Yibin,Sichuan 6440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3 [2]Sam Noble Oklahom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Department of Biology,University of Oklahoma,Norman 73072,USA [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 [4]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75 [5]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四川宜宾644000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XDA19050303);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项目(Sino BON);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动物分库(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中美人才合作交流计划(EAPSI 1714006)。
年 份:2020
卷 号:28
期 号:2
起止页码:189-2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在2015年发表的爬行动物名录及同年《中国两栖类信息系统》发布的两栖动物名录的基础上,通过整理新发表的分类学研究及先前名录遗漏的部分早期文献,更新了截至2019年底中国现生本土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名录。2015–2019年间,中国两栖动物新记录1科,新描述2属,恢复1属有效性,新记录1属,新描述或恢复有效种74种,新增国家纪录18种;另6属、8种的有效性未得到近年研究证据支持(在此视为次定同物异名而未做收录,后同)。同期,中国爬行动物新恢复5科,新描述1亚科,新描述1属,恢复3属有效性,新记录3属,新描述、恢复或提升有效种43个,新增国家纪录10种;另有5属、4种的有效性未得到近年研究证据支持,并移除1属、4种在我国的分布纪录。此外,通过整理2015年前文献,爬行动物增补3属,提升3亚种至种级地位,增补国家新纪录3种,另有3属、2种的有效性未得到近年研究证据支持,同时移除1种在我国的分布纪录。综上,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记录现生本土两栖动物3目13科62属515种(蚓螈目1科1属1种,有尾目3科14属82种,无尾目9科47属431种),爬行动物3目35科135属511种(鳄形目1科1属1种,龟鳖目6科18属34种,有鳞目蛇亚目18科73属265种、蜥蜴亚目10科43属211种)。此外,本文还对先前名录中部分爬行动物的中文名提出了修改建议,建议恢复部分物种的惯用中文名。2015–2019年,新物种及新纪录已知物种数量占现两栖、爬行动物物种总数的17.1%和10.2%。近年来,我国发表的两栖、爬行动物新物种和已知物种的新纪录数量持续增加,分类体系也在研究中不断完善,建议今后及时地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讨论,以推动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关 键 词: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生物多样性 新物种 名录 分类学 分类变动
分 类 号:Q95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