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金纳米颗粒介导的细胞光穿孔表征方法  ( EI收录)  

Cell Optoporation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for Gold-Nanoparticle Medi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顾清[1] 王佳壮[1] 杜晓凡[1] 王晶[1] 张镇西[1] 姚翠萍[1]

Gu Qing;Wang Jiazhuang;Du Xiaofan;Wang Jing;Zhang Zhenxi;Yao Cuiping(Institute of Biomedical Analytica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49,China)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分析技术及仪器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9

出  处:《中国激光》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5156,61775178,61705177);中央高校基础研究经费(zdyf20170101)。

年  份:2020

卷  号:47

期  号:2

起止页码:273-2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提出了一种新的表征方法--膜电位测量。膜电位恢复时间与膜穿孔尺寸相对应,因此建立起细胞膜穿孔尺寸的大小与激光能量阈值之间的关系,可为准确地向细胞内递送不同分子量的外源物质提供理论支持。将金纳米颗粒与胃癌细胞共同培养,在保证细胞不受金纳米颗粒毒性影响的前提下,选择不同能量纳秒脉冲激光照射共孵育后的胃癌细胞,并采用碘化丙啶(PI)和钙黄绿素乙酰甲酯(Calcein-AM)对穿孔后的细胞进行染色验证。结果发现:当加入直径为100 nm的金纳米颗粒,其数量与细胞数比为400\:1,激光能量密度在20 mJ/cm^2时,可以在保证细胞活性的前提下成功实现532 nm脉冲激光的细胞膜穿孔;在穿孔条件下,采用光标测技术测量细胞膜电位,发现细胞膜电位先增加后复原,最大增量为50 mV,恢复时间为250 s。膜电位结果再次验证,光穿孔造成的细胞膜损伤是可以恢复的,而且可以用膜电位变化来表征。

关 键 词:生物光学 激光  金纳米颗粒 细胞膜电位 光穿孔  光标测  

分 类 号:TN24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