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具身道德:学校体育何以“立德树人”的困境与治理    

Embodied Moral:The Actual Dilemma and Reconstructions of Sports“Morality Based Education”in School Edu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鹏飞[1,2]

GAO Pengfei(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Xidian University,Xi'an 710071,China;The Adolescent Physi cal Literacy Recercher Center of Xidian University,Xi'an 710071,China)

机构地区:[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西安710071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中心,西安710071

出  处:《体育与科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情境兴趣的青少三大球运动参与偏好路径研究”,项目号:14CTY019。

年  份:2020

卷  号:41

期  号:2

起止页码:80-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立德树人”上升为国家教育战略的背景下,作为学校体育在何以和以何“立德树人”方面理应作出学科和学理回应。德育教育经历从“离体”到“具身”的身体转向,相较于其它学科的“道德说教”,体育在德性培育方面理应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然而,在当前学校体育德性培育实践运行中却存在“无体无用”和“无用无体”的实然困境,相应地表征了学校体育课难以“开足和开齐”以及专项化教学薄弱的现实。学校体育碎片化、虚化以及简单的身体规训实践运行模式致使体育“立德树人”的功效被弱化甚至“悬置”。基于德育培育的涉身性特点以及体育所内蕴和追求的身体德性共同决定了具身道德是体育“立德树人”的理论基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外及内的互动治理体系。外部治理中,要净化学校体育的外部生态环境,提升社会公民体育素养。其次,要强化学校体育内部治理和顶层设计,实现从“育体”到“育人”发展方式和理念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借助具身道德对体质健康的超越来推动学校体育的转变;强化具身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与筛选进而实现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双重化建构。体育实践课程在坚持生存技能优先发展和运动专项化教学的同时,要筛选和优化那些道德要素较高的运动项目和身体实践修行方式。

关 键 词:学校体育 立德树人 身体德性  生命教育 体育素养

分 类 号:G80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