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及空间分布特征    

Estim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storage in urban greenspa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汤煜[1] 石铁矛[2] 卜英杰[1] 石羽[3]

TANG Yu;SHI Tie-mao;BU Ying-jie;SHI Yu(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8,China;Institute of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8,China;School of Design and Art,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8,China)

机构地区:[1]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沈阳110168 [2]沈阳建筑大学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院,沈阳110168 [3]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沈阳110168

出  处:《生态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44);辽宁省教育厅课题(lnfw201902);辽宁省重点研发基金资助项目(2017229003)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4

起止页码:1387-13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GEOBASE、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提高城市绿地碳储存能力对于降低城市CO2、缓解气候变化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样地实测调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沈阳城市绿地地上碳储量(aboveground carbon,AGC)估算模型,估算了沈阳三环内城市建成区的绿地AGC储量,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并提出城市绿地碳储量提升策略。结果表明:沈阳城市绿地AGC总量为1.437 Tg,碳密度为31.73 t·hm^-2;其空间分布呈现城市东部高于城市西部,从三环区域向城市中心递减的趋势;沈阳市各用地类型中绿地AGC和碳密度差异显著,AGC分布最高和最低的用地分别为居住用地和区域交通用地(34.2×10^4t,2.57×10^4t);碳密度最高和最低的用地分别为农林用地和居住用地(75.40 t·hm^-2,21.54 t·hm^-2);提升沈阳城市绿地覆盖度和增大乔木胸径能有效提高城市植被碳储存能力,对沈阳整个城市绿地的低覆盖区域和居住用地绿地的低中覆盖区域进行覆盖等级提升,分别能够提高沈阳城市AGC 7.21×10^4和49.7×10^4t,占城市绿地AGC总量的5%和34.6%。

关 键 词:城市绿地 碳储量 碳储存能力  植被覆盖度 空间格局  沈阳  

分 类 号:S718.5[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