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固化砂土试验研究  ( EI收录)  

Experimental study on sand solidification using plant-derived urease-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林玉[1] 缪林昌[1] 孙潇昊[1] 陈润发[1] 王呈呈[2]

WU Lin-yu;MIAO Lin-chang;SUN Xiao-hao;CHEN Run-fa;WANG Cheng-cheng(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Group)Co.,Ltd.,Shanghai 200092,China)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6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出  处:《岩土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147)。

年  份:2020

卷  号:42

期  号:4

起止页码:714-7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胶结砂土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种新型技术,相比目前广泛应用的微生物固化砂土技术具有很多优点。直接从大豆中提取脲酶,首先研究了温度及pH值对大豆脲酶活性的影响,然后控制胶凝液浓度、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循环灌注脲酶液和胶凝液的方法固化3种不同颗粒粒径范围的砂土,通过超声波测试、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及碳酸钙含量测试检测固化效果。结果表明:大豆脲酶最适pH值为8,15℃~75℃范围内脲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大豆脲酶诱导的沉淀产物为方解石型碳酸钙,随胶凝液浓度增大,碳酸钙产率先增大后减小,胶凝液浓度为0.75 mol/L时,碳酸钙产率最大。胶凝液浓度一定时,pH值为8情况下碳酸钙产率最大,且产率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大。10℃~40℃范围内温度对碳酸钙产率影响较小。固化试样的抗压强度与碳酸钙含量呈正相关,随砂土颗粒粒径增大,试样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0.25~0.5 mm砂土固化效果最好。

关 键 词:砂土固化  大豆脲酶  碳酸钙沉积  颗粒粒径

分 类 号:TU4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