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与路径——产业发展的视角
The Logic and Path of Effective Integr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Deep Poverty Areas: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U Haibo;NIE Fengying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海淀10008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精准扶贫与互联网扶贫的实施机制与效果评估研究”(71661147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16ZDA021);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专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机制研究”(JBYW-AII-2019-09)。
年 份:2020
卷 号:20
期 号:3
起止页码:15-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从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折射出产业发展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根本性作用。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中发现的产业扶贫市场机制不彰、可持续性差问题,本文首先以新结构经济学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理论为基础,提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即应根据当地资源、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禀赋结构,依循“市场逻辑+政府逻辑”的双重逻辑,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态,并构建多主体激励相容的参与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符合上述逻辑的产业扶贫模式的多案例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市场逻辑和政府逻辑如何协同推动扶贫产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并带动贫困户获取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收益:企业发展与企业家才能的有效发挥将本地资源禀赋变成有市场的产品,政府因势利导对企业进行扶持激励并协调提供软硬件服务,从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扶贫产业;在可持续产业带动下,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链订单生产、直接就业,以及将土地租出、到户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等方式获取收入,提高内生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促进人的发展和福祉提升的最终目标。最后,就进一步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 键 词:脱贫攻坚 深度贫困地区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 新结构经济学
分 类 号:F32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