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数字人文研究中可视化数据的意义与价值——以数字概念史研究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邱伟云[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系

出  处:《文艺理论与批评》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代‘道’概念的转型与变迁研究”[编号:19YJA770012]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0

期  号:2

起止页码:23-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前人文学界对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抱持两种态度:一种认为是炫技,亦即认为通过计算机技术,虽可将复杂数据转化为多种色彩缤纷、形式多样的视觉印象(visual impression),但可视化的结果往往只是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并未给人文学界带来任何实质上的助益;另一种则主张利器说,认为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visualization techniques),能将原本静态的复杂数据,以动态的方式加以呈现,在色彩、构图、布局、位置、大小、形状等图像形式的动态变化下,以层次清晰的方式揭示更丰富多元的意义,相比过去利用文字、表格、叙述进行的静态数据展现,能给出更多有意义的信息线索,让研究者进一步加以分析与讨论。

关 键 词:数据可视化  可视化数据 静态数据 复杂数据 数据转化 数字人文  视觉印象 色彩缤纷  

分 类 号:I0-05] TP39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