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电信诈骗中青年受骗者的信任形成及其心理——基于9名90后电信诈骗受骗者的质性分析    

The Formation and Psychology of Trust in Young Victims of Deception:A Qual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9 post-90s Telecom Fraud Victi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雷[1] 黄雪梅[1] 陈红敏[2]

Zhao Lei;Huang Xuemei

机构地区:[1]中央团校青年发展战略研究院 [2]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国青年研究》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电信诈骗信任度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项目编号:17BSH152)的研究成果。

年  份:2020

期  号:3

起止页码:49-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90后青年已成为电信诈骗侵害的高危群体。从受害者信任形成的视角出发,对9名90后电信诈骗受骗者的质性研究发现,在初始信任建立阶段,诈骗者利用利益诱惑、需求满足、权威身份、紧急情境等影响策略,激发受骗者的高动机,进而导致受骗者的决策和判断出现偏差。而对诈骗者信任的最终形成,则是受骗者在与诈骗者的人际互动中接受诈骗者施加的各种人际影响,进而对自我价值、自我选择进行确认和印证的过程。青年受骗者普遍具有直觉性的思维方式、冲动型的决策风格、一般信任水平高和情绪控制力差等心理特征,对于电信诈骗信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 键 词:电信诈骗 90后青年  信任 心理特征

分 类 号:D924.3] D432.6[法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