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
Spatial effects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inter-provinci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O Gui-mei;GENG Yong;SUN Hua-ping;ZHAO Gui-qin(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Jiangsu 212013,China;China Institute for Urban Governance,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Shanghai Institute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Security,Shanghai 200092,China;School of Jingjiang,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Jiangsu 212013,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2]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3]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200240 [4]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上海200092 [5]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绿色低碳转型特征与模式研究”(批准号:716902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国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规律研究”(批准号:71810107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8M64198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批准号:2019SJA18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全球价值链知识溢出的中国区域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研究”(批准号:71774071)。
年 份:2020
卷 号:30
期 号:3
起止页码:49-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适时提出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调整以往过多的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扭曲,研究同一个国家不同省份之间资源要素协同问题的方法可以为提出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基于此,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空间面板数据进行测算,提出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框架,运用GeoDa软件刻画我国省际碳排放强度时空关联及其局部空间差异的波动性,将STIRPAT模型和EKC模型相结合检验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特性,揭示我国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呈现集聚与分异并存的时空分布特征,碳排放强度水平相近的省区均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空间集聚现象,我国省际碳排放强度存在俱乐部收敛的演进特征。我国省际碳排放强度存在空间溢出性特征,我国碳排放强度空间集聚、分异与跃迁的形成与演变是各地区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资源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提出分区域、有重点的区域协同减排措施,提升区域碳排放协同治理的效率。
关 键 词:高质量发展 碳排放强度 空间效应 传导机制 协同减排
分 类 号:F0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