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塔里木盆地南缘新垦农田土壤性状变化及其与小麦产量的关系    

Dynamic Changes of Soil Proper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Wheat Yield in the New Reclaimed Farmland in the Southern Tarim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彩变[1,2] 严军[3] 鞠景枫[3] 岳健[1,2] 曾凡江[1,2]

HUANG Caibian;YAN Jun;JU Jingfeng;YUE Jian;ZENG Fanjia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esert and Oasis Ecology,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Urumqi 830011;Cele National Station of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for Desert-Grassland Ecosystems,Cele,Xinjiang 848300;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s of Moyu,Moyu,Xinjiang 848100)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11 [2]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策勒848300 [3]新疆墨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墨玉848100

出  处:《水土保持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406);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XDA23060302)。

年  份:2020

卷  号:34

期  号:2

起止页码:245-2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塔里木盆地南缘不同年限新垦农田(10年、20年、30年、40年、50年)为研究对象,以未开垦的荒漠自然土壤为对照,测定0―40cm土层有机质、养分、盐碱等土壤性状,探讨了新垦农田土壤肥力和盐碱变化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开垦年限延长,0―20,2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均呈线性增加,但后者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在0―40cm土层,全氮、有效氮和速效钾含量随时间延长的变化均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开垦50年时分别增加88.8%,213.4%,37.5%;有效磷含量在开垦前30年呈线性增加而后又降低,开垦50年时比开垦前增加1201.2%。荒漠自然土壤(0年)是以Na+和Cl-为主的轻度盐渍化土壤,开垦为农田后总盐分含量显著下降,且不同年限间差异不明显,在0―40cm土层平均为0.8g/kg,离子累积转变为以Na+和HCO3-为主。土壤pH在开垦30年(pH为8.85)时比开垦前增加13.4%,之后又显著下降,pH变化与CO32-和K+累积呈显著正相关。新垦农田小麦产量平均为4.79 t/hm^2,与土壤有机质、养分、盐分含量和pH均不相关,但与Na+、Cl-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综上,随开垦时间延长绿洲农田土壤肥力和盐渍化程度已得到明显改善,但0―40cm土层Na+和Cl-含量却是影响新垦绿洲小麦产量的主要土壤因子。因此,培肥农田土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Na+和Cl-含量,并防止其再次升高是实现绿洲小麦稳产高产的关键。

关 键 词:绿洲新垦农田  有机质  土壤养分  土壤盐分 小麦产量

分 类 号:S158.3] S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