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近30年来土壤侵蚀变化评价    

Soil erosion evaluation of Liudaogou catch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婷婷[1,2] 史扬子[1,2] 曹琦[3] 王丽娟[4] 杨扬[1,2] 刘宝元[2]

HUANG Tingting;SHI Yangzi;CAO Qi;WANG Lijuan;YANG Yang;LIU Baoyua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Ec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100875, Beijing, China;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100875, Beijing, China;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712100, Yangling, Shaanxi, China;Beijing Ming Tombs Forest Farm, 102200, Beijing, 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4]北京市十三陵林场,北京102200

出  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高原关键带植被—侵蚀相互作用及其对碳氮循环的影响”(41571130082);“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草)对切沟侵蚀的影响及其演变”(41601277);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基于SfM摄影测量法的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沟蚀特征研究”(2017-ZY-09)。

年  份:2020

卷  号:18

期  号:1

起止页码:8-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探讨退耕还林(草)工程对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为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与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合航片、遥感影像与实地调查,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分析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1990—2017年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1990—2017年间,小流域旱地持续减少,灌木林地、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持续增加,且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后,土地利用变化速率明显加快;2)近30年来小流域土壤侵蚀总体呈减弱趋势,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从1990年的27.8 t/(hm^2·a)减少至2017年的7.2 t/(hm^2·a);微度侵蚀面积占比不断增加,强烈及以上强度面积比例不断减小;3)各土地利用类型中,独立工矿用地侵蚀强度最大,旱地次之,草地和灌木林地最小。研究结果证实,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六道沟小流域的土壤侵蚀起到了显著的遏制作用。

关 键 词: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  退耕还林(草) 黄土高原

分 类 号:S15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