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种医嘱审核模式的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的文献分析    

Literature Analy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2 Medical Order Auditing Mod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宗宇桐[1,2] 闫素英[1] 褚燕琦[1]

ZONG Yutong;YAN Suying;CHU Yanqi(Dept.of Pharmacy,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53,China;College of Pharmacy,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69,China)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53 [2]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北京100069

出  处:《中国药房》

基  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课题(No.D181100000218002);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老年重大疾病关键技术研究”项目(No.PXM2018_026283_000002);北京药学会2019年临床药学研究项目(No.2019-01-22)。

年  份:2020

卷  号:31

期  号:7

起止页码:879-8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IC、IPA、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总结人工医嘱审核和信息化医嘱审核模式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资料,以"处方审核""医嘱审核""处方前置审核""医嘱前置审核""用药错误""药物相关问题""用药安全""警报疲劳""Medication review""Decision support medication review""Real-time medication review""Real-time prescription surveillance""Clinical alarm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Clinical pharmacy information systems""Medication errors""Medication related problem""Medication safety""Alert fatigue"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9年1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2种医嘱审核模式的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人工审核模式能减少药物相关问题(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有未治疗的症状或适应证、可能发生药物不良事件、不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可能无法降低患者死亡率或住院时长;存在所需医嘱审核药师数量多、审核时间不足、审核标准不一、审核时间滞后等问题。信息化医嘱审核模式能够减少药物相关问题、节省医嘱审核时间、降低用药错误发生率、减少不合理医嘱、提高审核效率,相比于人工审核模式具有一定优势,但存在警报疲劳等问题。目前我国医嘱审核模式以人工审核模式为主,信息化医嘱审核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大多关注其对于处方合格率的影响,而对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等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较少。后续可对此2种医嘱模式进行完善,为医院药学人员医嘱审核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医嘱审核模式  人工审核  信息化审核  用药安全 警报疲劳  

分 类 号:R95[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