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PENG Yemian;YANG Yang;HOU Suxia;CHENG Pengfei;SONG Xuxin;YANG Zesheng;LIU Tongxu(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Guangzhou 510640,China;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Agro-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Guangzhou 510650,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39,China;Department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Xingtai 054000,China;National-Region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Soil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mediation in South China,Guangzhou 51065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2]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39 [4]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河北邢台054000 [5]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50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800404);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9B110207002)。
年 份:2020
卷 号:29
期 号:2
起止页码:369-37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土壤中的铬(Cr)进入植物体内,易对动植物以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中国农田土壤中关于铬污染防治的研究较少。土壤环境中的铬主要以Cr(Ⅲ)、Cr(Ⅵ)两种化学价态存在,而Cr(Ⅵ)毒性远大于Cr(Ⅲ)。该研究在外源添加Cr(Ⅵ)溶液的6种土壤上种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探究其对土壤中重金属铬的富集作用及植物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苗期的小麦富集的铬质量浓度达到约200 mg·kg-1时开始抑制小麦根的生长。几种土壤中小麦富集系数均随着外源铬含量的升高而下降,导致该结果的原因为低铬处理下(5 mg·kg-1)对小麦根长抑制较小,此时铬的富集系数较高;随着土壤中铬含量的增加,各土壤中小麦根系的生长均受影响,富集能力则逐渐降低。此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提取态铬(乙酸铵提取剂)与小麦相对根伸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0.741,P<0.01)。相比土壤全量铬,有效态铬更适宜作为有效性模型的预测因子。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提取态总铬含量、Cr(Ⅲ)与Cr(Ⅵ)的分配值预测相对生长量的有效性预测模型(R2>0.75,P<0.001)。受土壤理化性质的综合影响,供试土壤中的重庆土壤有效态铬含量低、Cr(Ⅵ)占比低,故在6种农田土壤中铬毒害最轻。土壤理化性质等参数对有效态Cr(Ⅲ)与Cr(Ⅵ)含量的影响固然不可忽视,但是直接测定提取态总铬和Cr(Ⅵ)含量以建立生物有效性模型的方法更简便。
关 键 词:土壤铬 Cr(Ⅵ) Cr(Ⅲ) 有效态 植物毒害
分 类 号:X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