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大支撑带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分析    

Spatial Imbalance and Distribution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in the Three Support Bel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旭辉[1,2] 张胜宝[1] 程刚[1] 马成文[1]

Li Xuhui;Zhang Shengbao;Cheng Gang;Ma Chengwen(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chool of Antai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机构地区:[1]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  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及推进策略研究”(18BJY014)的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7

期  号:4

起止页码:3-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目标:测度长江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带及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三大支撑带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揭示其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特征、空间非均衡性及分布动态演化。研究方法:运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时序加权混合算子及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三大支撑带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其梯度特征明显,长江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带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丝绸之路经济带处于较低水平。三大支撑带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总体非均衡性呈波动递减趋势,区域失衡正在逐步得到遏制;环渤海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间差异最大,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差异位居三大支撑带首位;区域间差异是造成三大支撑带整体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三大支撑带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极化效应”显著,且呈现不同类型的极化趋势,三大支撑带整体由两极分化逐步强化为多极分化现象,长江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带始终呈现多极分化现象,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呈现两极分化趋势。研究创新:测度了三大支撑带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揭示三大支撑带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来源,进而刻画了其分布动态演化趋势。研究价值:为推动三大支撑带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对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间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三大支撑带  人工智能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 Dagum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分 类 号:F273.1[工商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