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大学生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与自杀意念关系    

Mediating role of personali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verse childhood life events and suicide ide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庄文婷[1] 李彦鑫[1] 姜涛[2] 汤晶[3]

ZHUANG Wenting;LI Yanxin;JIANG Tao;TANG Jing(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Jilin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Changchun 130012,China;不详)

机构地区:[1]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长春130012 [2]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宁波工程学院理学院

出  处:《中国学校卫生》

基  金: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ZD17181);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改革发展创新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8-2-14,2018-1-32)。

年  份:2020

卷  号:41

期  号:2

起止页码:254-2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IC、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与人格特征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吉林和浙江6所高校的1 244名学生,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童年期负性事件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6.64%,自杀意念得分女生(8.47±2.20)高于男生(5.92±1.25),农村学生(7.90±0.92)高于城市学生(5.68±1.16)。有84.57%的大学生至少经历过1种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精神质、神经质呈正相关,与内外向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4,0.42,0.65,-0.58,P值均<0.01)。精神质、神经质在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和大学自杀意念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0.43,0.54,效应量分别为13.19%,39.33%。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及人格特征密切相关,人格特征在童年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大学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关 键 词:生活变动事件 人格 自杀 意识  回归分析  学生  

分 类 号:R179] R749.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