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栽培方式对冬小麦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Effects of Cultivation Methods on Water Consumptio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U Junming;GAO Yang;SI Zhuanyun;WU Lifeng;DUAN Aiwang(Farmland Irrigation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Crop Water Requirement and Regula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Xinxiang,Henan 453002;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Beijing 100081;Bin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andong Province,Binzhou,Shandong 256600)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2 [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1 [3]山东省滨州市农业科学院,山东滨州256600
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水利部行业专项(201501017)
年 份:2020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210-2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传统畦田种植(TC)、垄作种植(RC)和高低畦田种植(HLC)3种栽培方式,其中RC和HLC种植模式分别设置3种灌溉处理(900,720,540 m^3/hm^2),以TC的常规灌溉(900 m^3/hm^2)作为对照,研究3种栽培方式下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土壤水分变化与耗水规律,分析栽培方式对产量构成要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下冬小麦各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具有显著差异,RC处理的集雨储水能力相对较强;栽培方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也达到显著水平。冬小麦产量和耗水量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86,P<0.01);栽培方式对冬小麦亩成穗数和穗粒数具有显著差异;与RC和TC栽培方式相比,HLC栽培方式下群体及个体的发育相对更好,亩成穗数和穗粒数显著提高;相比TC和RC,HLC栽培方式下冬小麦耗水总量分别提高14.16%和19.90%,产量分别提升22.63%和27.37%,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升7.69%和6.87%。综合来看,HLC栽培方式可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研究区域较为理想的节水高产栽培模式。
关 键 词:冬小麦 栽培方式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分 类 号:S27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