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江汉平原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豆麦和稻/麦轮作系统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    

Differences of wheat 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s between soybean-wheat and rice-wheat cropping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ation patterns in Jianghan Pla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蕊[1] 耿石英[1] 王小燕[1]

YANG Rui;GENG Shi-ying;WANG Xiao-yan(College of Agriculture,Yangtze University/Hub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Grain Industry,Jingzhou 434025,Hubei,China)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应用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2016YFD03001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580,31871578)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31

期  号:2

起止页码:441-4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9_2020、GEOBASE、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研究江汉平原豆麦(大豆/小麦)和稻麦(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中冬小麦生长规律对氮肥运筹模式的响应,可为缩小两种轮作模式下的小麦产量差异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传统施肥(70%底肥,30%越冬期追肥)和优化施肥(1/3底肥,1/3越冬期追肥,1/3拔节期追肥)2个处理,并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分析了豆麦和稻麦轮作系统中冬小麦的生长规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益等。结果表明:施氮和轮作模式均对小麦产量有显著影响,优化施肥产量显著高于传统施肥,两者产量差异在豆麦轮作系统下为920 kg·hm-2,在稻麦轮作系统下为2195 kg·hm-2。相同轮作模式下,传统施肥冬季、春季群体茎蘖数高于优化施肥,而优化施肥在整个生育期干物质总积累量较传统施肥高5%~31%(豆麦)和14%~28%(稻麦)。传统施肥下豆茬小麦产量较高的原因是穗数、成穗率、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等均高于稻茬小麦;优化施肥下稻茬小麦产量较豆茬小麦增加幅度更大,表明优化氮肥模式可缩小豆麦与稻麦轮作中小麦的产量差异。两种轮作模式中小麦花后粒重分别呈现"慢-快-中"(豆麦)和"中-快-慢"(稻麦)的增加趋势;氮肥农学效率、小麦季纯收益等指标均以稻麦轮作优化施肥处理最高。综上,在江汉平原地区,稻麦轮作优化施肥处理下小麦群体结构合理,干物质积累量较高,产量和施肥效益增加显著,是江汉平原地区兼顾产量与施肥效益的最佳模式。

关 键 词:豆麦轮作  稻麦轮作 氮肥运筹 产量差  

分 类 号:S512.11] S565.1S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