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趋势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Spatial-temporal change of Chinese resident food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s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曹志宏[1] 郝晋珉[2] 邢红萍[1]

CAO Zhihong;HAO Jinmin;XING Hongpi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Zhengzhou 425000,China;College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

机构地区:[1]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郑州425000 [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出  处:《地理科学进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504707);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项目(2017-cx-028);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7GGJS098);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资助项目(2019-YXXZ-19)~~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1

起止页码:91-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食物生产是影响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重要方面,由于食物类型不同其碳排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当前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快速演替必然会对生态碳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论文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研究1997-2016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①在数量上,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整体都呈现逐渐的增长刚性,但仍属于低碳消费模式;②在结构上,各类型食物碳排放演变呈现显著的分异态势,整体上动物性食物碳排放增长速度快于植物性食物碳排放减少速度;③在城乡差异上,城镇和乡村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在数量、结构和趋势上表现出显著的城乡二元属性,但近年城乡差异表现出减缓趋势;④在空间上,各地食物消费碳排放呈现较显著的民族性、地域性、集聚性和中心"塌陷"的特征,碳排放密度高值主要分布在直辖市和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⑤在驱动力上,结构演替是全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整体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口数量是各地地域空间差异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 键 词:居民食物消费 碳排放 演变趋势  空间集聚  驱动分析  中国  

分 类 号:X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