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星载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Spaceborne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to Geohazard Monitor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云烨[1,2] 吕孝雷[1,2,3] 付希凯[1,2] 薛飞扬[1,2,3]

YUN Ye;LU Xiaolei;FU Xikai;XUE Feiyang(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Key Laboratory of Technology i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System,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100190 [2]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处:《雷达学报(中英文)》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135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101)~~

年  份:2020

卷  号:9

期  号:1

起止页码:73-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星载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应用潜力。该文首先介绍了InSAR形变监测的原理;然后系统性回顾了InSAR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差分InSAR、时序InSAR等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而从地质灾害监测应用的角度分析了InSAR技术在地震、滑坡、水利工程、地面沉降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当前地灾监测应用中InSAR技术在大气效应校正、复杂地区形变信息获取、多维形变信息获取中的关键问题,以期服务于地质灾害动态监测与防治工作。从当前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的应用来看,该技术正处在广泛的业务应用阶段,随着未来星载SAR卫星系统的发展和行业的驱动,必将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高精度对地观测技术,对地质灾害监测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 键 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 水利工程 地面沉降

分 类 号:P2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