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体外仿生消化系统的研究进展——从静态到动态    

Advance in biomimetic in vitro digestion systems——from static to dynamic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伍鹏[1] 王晶晶[2] 董志忠[3,4] 陈晓东[1]

WU Peng;WANG Jingjing;DONG Zhizhong;CHEN Xiaodong(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ollege of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China;Xiao Dong Pro-health(Suzhou)Instrumentation Co.,Ltd.,Suzhou 215143,China;COFCO Nutrition&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2209,China;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Nutrition&Health and Food Safety,Beijing 102209,China)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苏州215123 [2]晓东宜健(苏州)仪器有限公司,苏州215143 [3]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北京102209 [4]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9

出  处:《生物产业技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676172);中澳国际合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E0101200);北京市科技计划(D171100008017002)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6

起止页码:26-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体外仿生模拟消化系统是对人或动物的消化道及其消化环境、消化道内的流体动态行为等进行模拟的装置。在功能性食品功效性评估、药物缓释、婴幼儿奶粉配方优化、肠道益生菌的存活率等科学研究中,它具有连续取样和监测、成本低、效率高、重复性好且无体内试验涉及到的伦理限制等优点,但现有的体外仿生消化系统尚不能实现对于体内消化过程的高度还原,距离食品消化研究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基于现有研究基础,本文简要阐述了食物在胃肠道内的消化过程,综述了文献报道的主要静态和动态体外消化系统的结构、优缺点和应用,重点介绍了作者研究团队主导开发的动态鼠胃和人胃消化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指出了现有体外仿生消化系统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消化道的形态和解剖学特征、先进的实时监测技术和生物学因素在体外仿生消化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性,以期构建出能高度还原体内消化过程的仿生消化系统。

关 键 词:体外消化系统  形态学 混合  仿生学 食物消化 胃  蠕动  

分 类 号:TQ028.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