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与评价方法    

A study of the coordination theory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瑞敏[1] 殷志强[1] 李小磊[1] 刘琼[1] 孟晖[1] 黄道袤[2] 王轶[1] 王龙平[3] 王欣宝[4] 刘建奎[3] 孙超[4] 赵德刚[4]

LI Ruimin;YIN Zhiiqiang;LI Xiaolei;LIU Qiong;MENG Hui;HUANG Daomao;WANG Yi;WANG Longping;WANG Xinbao;LIU Jiankui;SUN Chao;ZHAO Degang(China Institute of Geo-Environment Monitoring,Beijing 100081,China;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of Anhui Province,Hefei 230001,Anhui,China;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11,Hebei,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 [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3]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合肥230001 [4]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出  处:《地质通报》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编号:DD20160328)和《承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地质调查与评价》(编号:DD20190310)

年  份:2020

卷  号:39

期  号:1

起止页码:80-8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的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实践中,以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及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并基于此理论初步建立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方法,构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不同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承载本底评价指标和承载状态评价指标。规范了不同尺度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流程,为有序推动全国、区域及市县尺度的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

关 键 词:资源  环境  承载协调理论  评价  方法  

分 类 号:X24] P5[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