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岭萤石矿床成矿规律及成因 ( EI收录)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genesis of the fluorite deposits in Nanling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FANG Guicong;WANG Denghong;CHEN Yuchuan;HUANG Fan;WANG Yan;WU Jiaxu;HU Shifu(MNR Key Laboratory of Metallogeny and Mineral Assessment,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Chinese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100037;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Hidden Metallic Ore Deposits Exploration,College of Earth Science,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4;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100037;Zhejia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for Non-ferrous Metals,Shaoxing,Zhejiang,312000)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2]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3]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4]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浙江绍兴312000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编号DD20160346、DD201903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0208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2016YFC0600208);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质矿产勘查项目联合资助成果
年 份:2020
卷 号:97
期 号:1
起止页码:161-17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南岭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萤石矿聚集区之一。本文从矿床类型、空间分布格局、成岩成矿时代、稀土元素组成、成矿流体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方面对区内萤石矿床进行了研究与总结。南岭萤石矿床的数量东多西少,储量则是"中间大,两头小",矿床类型中亚带以伴生型为主,东亚带和西亚带主要为单一型。成矿时限介于160~100 Ma之间,集中在160~135 Ma,由中亚带向西亚带和向东亚带有变年轻的趋势。单一萤石矿床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成矿热液沿破碎带循环、淋滤,使花岗岩中的F以及地层中的Ca再次活化、富集、重结晶成矿,成矿相对于成岩具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性,时差为10~20 Ma。伴生型萤石矿床首先经历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由花岗岩浆的F与地层的Ca结合形成,成岩与成矿作用近于同步,后期又经历了大气降水改造和重结晶。
关 键 词:萤石矿床 战略性新兴矿产 成矿规律 矿床成因 南岭成矿带
分 类 号:P619.2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