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中国省域碳排放时空差异及碳补偿研究    

Spatial Temporal Differenc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Compensation in China Based on Land Use Chan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嘉[1] 王钰萱[1] 刘学荣[1] 时小翠[1] 蔡春苗[2]

Zhou Jia;Wang Yuxuan;Liu Xuerong;Shi Xiaocui;Cai Chunmiao(Harbin Normal University/Cold Regio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Space Information Service Key Laborator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25,Heilongjiang,China;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Harbin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Research 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About Wetland of Cold Region,Harbin 150086,Heilongjiang,China)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2]哈尔滨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黑龙江省寒区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出  处:《地理科学》

基  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201800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7JYE403);哈尔滨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2016RAXXJ037)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12

起止页码:1955-19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选择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基于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等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2003~2016年中国土地利用碳源/汇进行计算,探究中国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碳吸收时空演变,并以碳盈亏时空分析为基础,通过生态补偿系数和经济贡献系数分析碳排放的差异性,以净碳排放量作为基准值进行碳补偿价值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碳排放总量和净碳排放量除在2015年出现小幅度下降现象,其余年度均呈现不断增加趋势;碳吸收总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②土地利用碳吸收的主要载体是耕地和林地,碳汇资源空间差异明显,基本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多数省份在研究期内基本保持一致的碳吸收类型。③碳排放总量分布空间差异显著,且主要来自建设用地。④依据净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将其划分为高碳排放区、一般碳排放区、低碳排放区、碳汇区4种类型。⑤由于各省域碳补偿标准和净碳排放量的差异导致碳补偿价值区域差异明显。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碳排放 碳补偿  

分 类 号:K9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