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的研究进展和成矿模式 ( EI收录)
The research advances and genetic model of the giant Dexing Cu-Au ore clust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GuoGuang;NI Pei;ZHAO Chao;YAO Jing;LI Li;ZHAO DanLei;ZHU AnDong;HU JinShan(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Institute of Geo-Fluids,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No.4 Team,Jiangxi Bureau of Nonferrous Metal Geo-exploration,Jingdezhen 333001,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流体研究所,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3 [2]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景德镇333001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600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063)联合资助
年 份:2019
卷 号:35
期 号:12
起止页码:3644-36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ROQUE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德兴大型铜金矿集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铜金产地之一。多年来,德兴矿集区的成矿过程和成因模式一直引起广大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在前期大量的野外工作观察和多年研究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德兴矿集区由两套成矿系统组成:新元古代金山-水石坞-西蒋-渔塘-蛤蟆石-上洛造山型金成矿系统和燕山期德兴和银山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德兴矿集区的造山型金矿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亚系统,分别为对应于区域NW向推覆构造的NWW走向、缓倾斜的金山金矿田超糜棱岩型亚系统(约为840Ma),和对应于区域上NE向走滑剪切运动的NE走向、陡倾斜的蛤蟆石金矿田和金山金矿阳山矿段的石英脉型亚系统(约为750~710Ma)。造山型金矿的成矿物质来自富金的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基底地层,成矿流体主要为富CO2的变质流体。燕山期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的形成时代为约170Ma,此时古太平洋板块开始向华南大陆俯冲,导致赣东北深大断裂活化,引发新元古代形成的富铜金的初生地壳重熔再造,形成德兴Cu-Au-Mo矿和银山Cu-Au-Pb-Zn-Ag矿,成矿热液主要来自于岩浆流体来源的贫CO2的NaCl-H2O体系。
关 键 词:铜金成矿作用 斑岩-浅成低温型 造山型 德兴矿集区
分 类 号:P612] P618.41[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