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分子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uangqin Decoction on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敏瑶[1] 温晓雯[2] 黄海阳[3] 靳晓利[4] 郑学宝[1,4]

LI Minyao;WEN Xiaowen;HUANG Haiyang;JIN Xiaoli;ZHENG Xuebao(Mathematical Engineering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China;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405 Guangdong,China;Dongguan Mathematical Engineering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Dongguan 523808 Guangdong,China;Dongguan Songshan Lake Yidao TCM Clinic,Dongguan 523808 Guangdong,China)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06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3]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广东东莞523808 [4]东莞松山湖医道中医门诊部,广东东莞523808

出  处:《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基  金: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2017KZDXM017);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重点)项目(20185071201131614)

年  份:2020

卷  号:31

期  号:2

起止页码:199-20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黄芩汤的潜在活性成分(OB≥30%,DL≥0.18),采用Swiss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与Disgenet数据库获得的UC疾病靶点相映射,得到黄芩汤治疗UC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芩汤-活性化合物-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使用David数据库对黄芩汤的作用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黄芩汤治疗UC关键靶点58个;甘草苷(Liquiritin)、甘草吡喃香豆酮(Licopyranocoumarin)、黄芩黄素(Baicalein)、黄连碱(Coptisine)、汉黄芩素(Wogonin)、鲨烯(Supraene)等可能是黄芩汤治疗UC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作用于ESR1、PTGS1、PTGS2、PTPN2、ABCG2等靶点,参与转录调控、低氧反应以及药物反应等生物过程,通过Ras-PI3K-Akt通路、Ras-PI3K-Akt-HIF-1α通路、NF-κB通路及MAPK-PI3K/AKT通路等发挥治疗UC的作用。结论黄酮类化合物在黄芩汤抗UC的作用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调节炎症通路及干预炎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黄芩汤抗UC作用的重要机制。

关 键 词:网络药理学 黄芩汤 黄酮类化合物 溃疡性结肠炎 靶点  通路  作用机制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R857.3[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