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Super-SBM模型的中国省域城市工业用地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eco-efficienc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ustrial land use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和平[1] 李亚丽[1] 王智鹏[1]

HUANG Heping;LI Yali;WANG Zhipeng(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conomics,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chang 330013,China)

机构地区:[1]江西财经大学生态经济研究院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113);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YJ13)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1

起止页码:100-1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JST、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研究城市工业用地生态效率能够准确认识当前城市工业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对节约和集约用地具有重要意义。以省域为单位,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区)城市工业用地生态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6年中国城市工业用地生态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总体下降5.81%,年均下降0.35%,其过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两阶段变化特征;(2)工业用地生态效率均值相对无效率城市远多于相对有效率城市,生态效率均值最高的是海南,其次为北京和上海,排在最后三位的是四川、江西、山西;(3)生态效率有效的省(市、区)个数先大幅度减少后小幅度增多,有效区域由东部地区、西北、东北地区向东南地区、东北经济发达沿海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转移;(4)2000—2016年城市工业用地生态效率均值按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区域间城市工业用地生态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且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区域差异呈增大趋势;(5)环境管制力度、工业行业集聚程度、工业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生态效率起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市场化水平、工业行业产权结构、土地使用成本对城市工业用地生态效率则起显著负向阻碍作用,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工业产业结构对城市工业用地生态效率影响不大。从研究数据与指标选取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生态效率 影响因素 城市工业用地 Super⁃SBM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

分 类 号:F424] F301.2] F224X8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