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银北盐碱区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特征    

Enzyme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Rhizospheres of Plants in Salinized Soil in North Yinchua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田平雅[1] 沈聪[1] 赵辉[1] 张莹[1] 代金霞[1]

TIAN Pingya;SHEN Cong;ZHAO Hui;ZHANG Ying;DAI Jinxia(School of Life Science,Ningxia University,Key Lab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pecial Biological Resources in the Western,Yinchuan 750021,China)

机构地区:[1]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  处:《土壤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027);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Z16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307);宁夏高校项目(NGY2016009)资助~~

年  份:2020

卷  号:57

期  号:1

起止页码:217-2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开展盐碱区耐盐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对于盐碱土壤的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宁夏银北盐碱区6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与裸地相比,6种植物能显著提高盐碱地土壤酶活性,苜蓿根际土壤三种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大小顺序依次为苜蓿(MX)、芨芨草(JJC)、柽柳(CL)、柳枝稷(LZJ)、苦豆子(KDZ)、枸杞(GQ)和裸地土壤(CK),根际土壤与盐碱裸地土壤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群落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和麦金塔指数均以苜蓿根际土壤最高,芨芨草次之,二者较其他土壤差异显著(P<0.05)。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存在差异,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土壤(P<0.05),碳水化合物类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和羧酸类,胺类的利用率最小。主成分分析显示,对PC1和PC2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为碳水化合物类和羧酸类。综合各项指标,均表现为植物根际土壤优于盐碱裸地,其中苜蓿和芨芨草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盐碱地根际微环境的养分循环具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盐渍化土壤 根际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群落多样性 Biolog法  

分 类 号:S154.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