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彝族地区孕妇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cesarean section rate and indic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Yi nationality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袁华云[1] 陈奎霖[2]

YUAN Hua-yun;CHEN Kui-lin(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jue County,Zhaojue 616150,Sichuan,CHINA;Sihe Township Health Center of Xichang City,Xichang 615000,Sichuan,CHINA)

机构地区:[1]昭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昭觉616150 [2]西昌市四合乡卫生院,四川西昌615000

出  处:《海南医学》

年  份:2020

卷  号:31

期  号:3

起止页码:329-3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2016—2018年彝族地区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研究影响因素并总结合理控制剖宫产率的手段。方法对2016—2018年彝族地区昭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共9898例(剖宫产11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对剖宫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016—2018年彝族地区剖宫产率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2017年剖宫产率为12.69%,明显高于2016年的1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随着医院提倡自然分娩、严格剖宫产指征后,2018年剖宫产率为10.88%,明显低于2017年的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2017年、2018年的二次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应年份的初次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次剖宫产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2016年剖宫产指征以头盆不称(28.34%)、瘢痕子宫(27.82%)和胎位异常(10.50%)为主,2017年剖宫产指征以瘢痕子宫(40.41%)、头盆不称(16.88%)和胎儿宫内窘迫(11.25%)为主,2018年剖宫产指征以瘢痕子宫(36.29%)、头盆不称(17.7%1)和胎儿宫内窘迫(11.14%)为主;总体剖宫产指征占比前三位是瘢痕子宫(34.85%)、头盆不称(21.03%)和胎儿宫内窘迫(9.93%);胎儿宫内窘迫等因素的占比逐渐增多,头盆不称、羊水过少等因素的占比逐渐减少。(3)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学历(OR=4.948)、职业(OR=0.554)、年龄(OR=1.819)、人均收入(OR=1.085)是剖宫产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近年来彝族地区剖宫产率相对于国内发达地区水平较低,2018年已经控制在11%以内。剖宫产指征中,应特别注意瘢痕子宫、头盆不称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影响。临床上应支持和保护自然分娩,减少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最终达到合理控制剖宫产率、提升产科质量的效果。

关 键 词:彝族地区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影响因素 变化趋势  干预措施

分 类 号:R719.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