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微观孔隙结构的特低渗储层分类评价方法——以大庆油田古龙南地区为例
Classification of ex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based on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a case study of South Gulong area in Daqing Oil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I Zhenlin;ZHANG Lei(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PetroChina,Daqing 163712,China;Chongqing Key Labrotary of Complex Oil&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Chongqing 401331,China;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2]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 [3]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白云岩对陆相湖盆泥页岩层系储层物性和脆性的影响定量研究”(41672113)
年 份:2020
卷 号:27
期 号:1
起止页码:40-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IC、JST、PA、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搞清研究区不同区块油井产能差异,针对研究区属于低孔 ̄特低渗储层的特点,将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平均孔喉半径作为参数引入储层分类评价中,建立了基于测井曲线的平均孔喉半径解释模型。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平均孔喉半径及有效厚度作为储层评价参数,在单因素储层分类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研究区储层进行综合分类。将研究区各单元储层分为Ⅰ,Ⅱ,Ⅲ类,利用单井产能情况对储层分类结果进行检验。1类井初期日产油量为3.06 t,2类井初期日产油量为1.71 t,3类井初期日产油量仅为0.36 t。初期日产油量是由不同类型单井Ⅰ,Ⅱ类储层所占比例决定的,Ⅰ,Ⅱ类储层所占比例越大,油井初期产油能力越强。该储层分类方法为研究区后期各区块开发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 键 词:孔隙结构 平均孔喉半径 模糊综合评判 储层分类
分 类 号:TE12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