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工智能创造物不真实署名的风险与规制    

Research on the Risk and Regulation of Untrue Signa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re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姚志伟[1] 沈燚[2]

YAO Zhiwei;SHEN Yi(Research Center on the Law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angzhou 510320,China;Research Center on the Internet and Big Data Law,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20 [2]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网络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出  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VHJ011)

年  份:2020

卷  号:40

期  号:1

起止页码:133-1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现行法下,人工智能创造物的著作权保护面临作品认定难题和权属分配难题。解决这两个难题存在两条思路:一是改革现行著作权法,为人工智能创造物设计新的规则;二是不对著作权法进行特别的改革,而从实然层面解决问题,即通过不真实署名,将人工智能创造物伪装成人的作品,从而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第二条思路避开了重新设计规则的难题,但是在实践中会面临困难。同时,署名行为的影响具有复合性,其影响不限于著作权范围。不真实署名会冲击以作品为基础的社会评价机制,且存在公共安全风险。2019年5月公布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不真实署名行为进行了规制,基本的规制方法是披露,即披露信息由人工智能所创造。该规则尚有待完善之处,包括披露的方式应改进、披露的范围应缩减、披露义务的承担主体应更明确。

关 键 词:著作权保护 人工智能创造物  不真实署名  披露 社会评价机制 公共安全风险  

分 类 号:D922.16] TP18[法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