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左束支起搏的心脏电学和机械同步性及中远期导线稳定性研究
Evaluation of Cardiac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ynchrony of 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 and Middle-and Long-term Leads Parameters Stabil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CAI Binni;LI Linlin;HUANG Xinyi;CHEN Simei;Guo Jincun;CHANG Dong;LI Qiang;SU Maolo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Xiamen Cardiovascular Hospital,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4,Fujian,China;不详)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福建省厦门市361004 [2]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福建省厦门市361004 [3]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功能科,福建省厦门市361004
基 金: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9D020)
年 份:2020
卷 号:35
期 号:1
起止页码:55-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本研究观察左束支起搏(LBBP)的心脏电学和机械同步性以及中远期导线参数稳定性,旨在评估其生理性以及可靠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25日至2019年1月25日就诊我院符合起搏适应证并成功施行LBBP的患者96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中导线单、双极参数。于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随访,测试导线单、双极参数并记录随访期内并发症。筛选其中诊断病窦综合征(SSS)伴基线QRS时限正常的患者36例进行心室同步性分析。起搏器程控分为两种状态:(1)AAI模式:起搏器工作方式为心房起搏-心室感知,保证激动沿自身传导束下传心室;(2)DDD模式且房室间期<PR间期:起搏器工作方式为心房起搏-LBBP。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观察两种状态下的左心室室内同步性与室间同步性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96例患者中,男性占46.9%(45/96),年龄(67.2±7.4)岁。其中房室阻滞(AVB)占53.1%(51/96),SSS占40.6%(39/96)。术中测试导线单、双极参数均良好,46.8%的患者阳极夺获阈值<2.5 V/0.5 mV。术后3天单、双极阻抗均较术中明显下降(P<0.001),起搏阈值及感知参数无变化。中远期随访单、双极起搏阈值、感知以及阻抗参数均稳定。术中发生一过性右束支阻滞11例(11.5%),无心肌穿孔、主动脉及冠状动脉损伤、导线脱位等其他并发症发生。36例SSS伴基线QRS时限正常的患者起搏QRS时限较自身QRS时限增宽[(104.4±10.0)ms vs(91.7±15.1)ms,P=0.02]。TDI显示LBBP的左心室内以及左、右心室同步性指标: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与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收缩速度峰值时间(Ts)之差(Ts-LV-RV)、左心室12节段Ts标准差(Tsd-12-LV)在正常范围内,且与自身下传比较无差异[Ts-LV-RV:(8.1±56.7)ms vs(17.4±52.1)ms,P=0.44;Tsd-12-LV:(27.7±14.8)ms vs(26.6±15.4)ms,P=0.60]。结论:LBBP保持良好的电学以及机械同步性,导线参数满意且中远期稳定性�
关 键 词:左束支起搏 生理性起搏 电学同步性 机械同步性
分 类 号:R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