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MMP13和TIMP2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介导肝纤维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作用
Dynamic Changes and Effects of MMP13 and TIMP2 in Process of Hepatic Fibrosis Mediated by 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UO Jia-wei;QU Yu-hua;ZHAO Chen-yi;ZHANG Lu-wen;CHEN Ya-nan;YANG Yang;QIN Yan(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School of Basic Medicine,Dali University,Dali,Yonnan,671003)
机构地区:[1]大理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60111);大理大学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项目(KYSX2018040)
年 份:2020
卷 号:41
期 号:1
起止页码:78-8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介导肝纤维化进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的动态变化及作用。将70只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及肝缺血再灌注组(I/R 0 h组、I/R 3 h组、I/R 6 h组、I/R 72 h组、I/R 7 d组及I/R 15 d组)。夹闭肝门静脉、左叶和中叶的肝动脉,缺血90 min后开夹,分别再灌0、3、6、72 h、7 d及15 d,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量;RT-PCR检测肝组织MMP13和TIMP2 mRNA的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 0 h、I/R 3 h及I/R 6 h组血清ALT、AST升高(P<0.05),I/R 72 h、I/R 7 d及I/R 15 d组下降(P<0.05)。I/R各组肝组织Hyp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其中I/R 72 h、I/R 7 d、I/R 15 d组显著高于Sham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肝组织α-SMA的蛋白表达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RT-PCR显示,I/R各组MMP13 mRNA的表达水平呈先高后低的趋势,与Sham组相比,I/R 0 h、I/R 3 h组显著升高(P<0.05)。而TIMP2的表达为先低后高,与Sham组相比,I/R 72 h、I/R 7 d及I/R 15 d组显著升高(P<0.05)。HE染色结果与上述变化趋势相一致。结果表明,在HIRI介导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MMP13与TIMP2呈动态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因素。
关 键 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分 类 号:S852.3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